**,膨胀地基处理方法
膨胀土一般表现在受水潮湿,土体膨胀;干燥失水,土体收缩等现象。一般由以下处理方法
1.建筑尽量建在地形平坦的地段,避免挖方与填方改变图层条件和引起湿度过大变化。
2.组织好排水,使场地积水不流向建筑物,避免雨水浸泡。散水宽度不宜大于1.5米,散水外缘可设明沟,但应防止断裂。
3.农村建筑横墙基础宜前后贯通。
1.第二,冻土地基处理
当温度很低的时候,因为热胀冷缩的原因,使建筑产生不均匀沉降,造成墙体开裂或倒塌。
1. 在严寒地区,应做好场地排水设计。
2. 建房位置应选在干燥平缓、土的冻胀性较小的建筑场地上。
3. 合理选择基础形式,如大放脚的条形基础、阶梯式柱基础等。
第三,松土地基处理方法
在基槽或基坑种,有局部底层发现比较松软的土层,这种土层对地基的承载力影响较大,必须进行处理。一般可采取以下几种处理方法。
1.基础开挖结束后,对基图进行钎探,判断地基持力层是否均匀分布、分布范围有多少。
2.如果发现基槽或基坑的中间部位有松土坑时,将坑中的松软土挖出,使坑的四壁和坑底见到天然土为止。天然土为比较密实的黏性土时,用3:7的灰土回填夯实;天然土为砂土时,用级配砂石回填;
3.松软土坑在基槽范围过大,超过了基槽范围,只将松软土坑下的松土挖出,并超过坑边1米,然后按上述方法处理。